本篇文章1086字,读完约3分钟
不拘一格降人才:诗句的背后是谁?
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。这句话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,用来形容一个人才的能力和价值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,只要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,就应该受到重视和使用。这句话的背后是谁呢?这篇文章将从历史、文学、社会等多个角度来解读这句话的背后。
历史背景
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最早出现在南宋名臣吕公著的《周易句传》中。吕公著是一位文学家、政治家、哲学家,他对周易研究颇有心得,撰写了《周易句传》,被誉为是“周易妙解”的经典之作。
在《周易句传》中,吕公著提到:“夫人才者,非一方之所出也。故有材而无地者,使之就地,则变通其才;有地而无材者,使之就材,则变通其地。故曰:不拘一格,以待其人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人才不是只在某个地方出现,而是分散在各个地方。如果一个人才有才华但是没有机会展示,那么我们应该给他机会,让他可以施展才华;如果一个地方没有人才,我们应该去寻找,把人才引进来。这就是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的含义。
文学背景
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位文学巨匠——唐代大诗人白居易。白居易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、政治家,他的诗歌被誉为“千古绝唱”。
白居易在他的诗歌中也不断地呼吁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。他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写到: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远芳侵古道,晴翠接荒城。又送王孙去,萋萋满别情。不拘一格降人才,燕山雪花大如席。”
在这首诗中,白居易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力量。他也表达了对人才的赞赏和敬意,希望能够搜寻到各个角落的人才,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贡献。
社会背景
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这句话的背后还有一个社会背景。在中国的历史上,一直存在着地方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,导致了许多人才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。这些人才有的可能因为出身低贱,有的可能因为没有关系,有的可能因为没有机会,而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这句话的意义就更为重要了。它呼吁我们不要局限于某一个地方、某一个群体,而是要去寻找人才,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。只有这样,才能让人才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,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结语
“不拘一格降人才”这句话,不仅是一种精神,更是一种价值观。它告诉我们,人才的价值和能力是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的,只要有实力,就应该得到使用和重视。这句话的背后,是历史、文学、社会等多个方面的背景,它的意义和价值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得到强化和体现。我们应该铭记这句话,把它化为我们行动和工作的指南,为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标题:不拘一格降人才:诗句的背后是谁?
地址:http://www.aytygbc.com/alzc/24417.html